创新“三个全国率先”:广州妇联全方位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

导读【编者按】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。近年来,广州市妇联在市委、市政府和上级妇联坚强领导下,坚持党建带妇建,扎实开展“巾帼心向党”“巾...

【编者按】

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。

近年来,广州市妇联在市委、市政府和上级妇联坚强领导下,坚持党建带妇建,扎实开展“巾帼心向党”“巾帼建新功”“巾帼暖人心”“巾帼当自强”行动,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分社联合广州市妇联推出“非凡十年 巾帼建功——聚焦广州妇女儿童工作十大案例”系列报道,记录推动广州妇女儿童事业迈步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。今天推出第十篇《创新“三个全国率先”:广州妇联全方位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》,以飨读者,敬请垂注。

2022年,是广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启动之年,在广州市妇联指导和支持下成立的“小脚丫”家庭志愿服务队,开始对公共场所母婴室的服务管理开展监督、评估及宣传。通过孩子们的“小脚丫”日常打卡、脚步丈量、亲身体验,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母婴室的管理和服务,促进广州公共场所母婴室提质升级,有力助推广州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。

时间倒回六年前,2016年11月,在广州市妇联(下称“市妇联”)的大力推动下,广州在全国率先印发了《广州市推进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17—2019年)》(以下简称“三年行动计划”),并使之进入政府工作报告,开始以“三化”,即政策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,为抓手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和管理。至2021年12月,广州已建有公共场所母婴室1300余间,实现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,率先成为全国首个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。

以问题为导向

全面铺开广州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

2014年,在广州天河公园,一名妈妈正在露天长椅上哺乳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。这名妈妈叫萧玉蝉,正值母乳喂养期的她带着饥饿哭闹的孩子,在园内寻找能够哺乳的遮蔽处无果后,窘迫的她索性用头巾遮盖,为孩子搭起一个“临时母婴室”喂奶。

“小孩子对母婴室的需求,就像大人对洗手间设施那样迫切。”萧玉蝉坦言,喂养大宝时,会因为外出哺乳不便、找不到母婴室等原因放弃外出,也会因地铁没有配备哺乳场所而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“在公园盖头巾哺乳实属无奈之举。”萧玉蝉说。

2016年1月1日,国家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,然而,随着越来越多家庭选择二胎,妈妈们外出哺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。“在公共场所,婴儿需要哺乳和换尿片时并没有母婴室供我们使用。”二胎妈妈陈景红表示,母婴室数量太少、供给不足。

除此之外,母婴室建设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。2016年,广州市部分医疗机构、机场等公众场所设置有独立母婴室,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、完善的建设标准以及明确的监管部门,母婴室总体呈现出建设水平较低,服务管理不足,缺少人性安排等问题。

“有些母婴室一进去全是烟味。”萧玉蝉表示,虽然有些商场设置了母婴室,但却无法使用,要么被锁起来了,要么“脏乱差”。

母婴室的建设和改善势在必行,刻不容缓。为此,市妇联以政策方针、计划目标为“引”,带动广州母婴室建设循序推进。

2016年11月,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提出至2019年全面铺开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,全市重点公共场所建成800间以上母婴室的建设目标,实现重点公共场所基本全覆盖。

“这是全国首个以政府名义印发的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专项行动计划。”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,行动计划不仅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计划目标,还明确了各部门的具体职责,并全力保障计划落实。

写好“联”字文章

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母婴室建设

2019年,在广州地铁,萧玉蝉正带着刚出生几个月的二宝来到了新开通的21号线,抱着孩子,萧玉蝉走进了一间独立设置的母婴室。宽敞明亮的环境,干净整洁的尿布台,配备安全带和舒适的软垫,旁边是一沓厚厚的尿布和一台可自动出温水的机器供妈妈们使用。

哺乳完二孩子,萧玉蝉走出母婴室,在手机上打开“广州市公共场所母婴室评估表”,一项一项对照标准填入其对21号线母婴室的使用感受。

“我除了是一个妈妈,还是‘母乳爱’志愿服务团队里公共母婴室监管队里的一员。”加入母婴室监管队伍两年的萧玉蝉表示,此次对21号线母婴室的使用既是作为妈妈的需要,也是她作为母婴室评估员的工作。

为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成为群众性的民生实事,市妇联致力于写好“联”字文章,汇聚资源联动推进。依托市妇儿工委平台的统筹协调功能,构建跨区、跨界、跨部门“合作、互惠、共赢”的融合模式,发挥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市场运作”的联动力量。调动各部门主观能动性,在医院、公园、政务服务中心、交通枢纽、旅游景点等不同领域全面推进母婴室建设。

其中,市妇联更是将“联”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,率先借助第三方社会机构力量开展母婴室日常监管评估,与第三方社会机构—母乳爱志愿服务队联动合作,组建母婴室监管小组。

为确保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规范化和持续性,该小组对公共场所母婴室日常使用服务实施有效监督管理,同时对外公布评估结果,让公众进行监督。

据母乳爱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母婴室监管小组由三十多名志愿者组成,大多是母乳妈妈,“有没有防撞条,柜门有没有安全拉锁,有没有安全带。”萧玉蝉表示,监管小组里的妈妈们作为切切实实的母婴室使用者,能够关注到各种细节问题。

“在广州市妇联的支持下,这支公共母婴室监管志愿团队,曾于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天河区47间公共场所母婴室的日常监管评估工作,同时继续与南沙区妇联、白云区妇联、番禺区妇联等进行母婴室服务及建设指导工作事宜的对接。”母婴室监管小组相关负责人说。

强化母婴室监管评估

推动广州儿童友好城市高质量发展

为落实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22部门印发的《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推动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,在广州市妇联指导下,母乳爱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12月4日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正式孵化成立了广州“小脚丫”家庭志愿服务队。

通过发挥孩子们的“小喇叭”传播功能,不断挖掘、宣传广州“儿童友好城市”的建设成果;通过孩子们的视角观察和发现儿童真实需求,发挥他们的“小主人”参与作用,通过“小脚丫爆米花指数”发声,为广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言献策,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面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其中,母婴室的监管评估项目便是推动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
2011年,陈景红的第一胎出生;2020年,弟弟出生。九年时间里,陈景红在两段母乳喂养期里见证了广州母婴室建设的“巨变”。

“我生哥哥的时候广州的母婴室很少,有时不得已要当众哺乳,别人也会投来异样的眼光。”陈景红回忆起2011年的哺乳期时感慨道。

如今,在广州,母婴室几乎随处可见,“无论是地铁、车站还是公园、商场都配备了独立母婴室,小小一个房间,保护的不仅是孩子的卫生健康,还有妈妈难以言喻的隐私权。”陈景红说。

为保证母婴室的正常使用,切实给妈妈和宝宝提供母婴服务,进一步推动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,在广州市妇联指导下,母乳爱志愿服务队会定期对重点场所公共母婴室抽检、评估。

2022年,服务队通过信息核对及实地走访,对166个公共场所的289间母婴室进行了有效评估,其中包括曾授牌星级母婴室172间;将评测过的优秀母婴室设计成推荐清单附录,作为宝妈们“遛娃”的参考指南。

公共场所母婴室,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,更是衡量城市对儿童友好的关键要素之一,与广大女性、儿童和家庭的切实需求息息相关。广州市在推动建设母婴室的同时,更致力于如何用好、管好母婴室。出台全国首部的母乳喂养促进条例,从法规制度上保障了母婴室的建设和监管,有效提升了公共场所母婴室的服务水平,进一步促使广州阔步迈进儿童向往与自豪的美丽宜居花城、活力全球城市。

【见习记者】洪钰敏

【记者】刘珊

【作者】 刘珊;洪钰敏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