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丨向着制造强市进发,朝着美好生活出发

导读看前进动力,看基础实力,看城市合力工业文明的每一次演进,都助推着时代的跃迁;超大城市的每一次进阶,都离不开制造的支撑。今天,成都以...

看前进动力,看基础实力,看城市合力

工业文明的每一次演进,都助推着时代的跃迁;超大城市的每一次进阶,都离不开制造的支撑。

今天,成都以一场高规格的大会,奏响推进制造强市建设,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奋进强音。

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,是强国之基、强省之计、兴市之要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,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。

制造强国的星空图上,城市是最亮眼的星云。一度,不少城市在第二产业达到其峰值后占比逐渐下降。如今,制造业重回城市,正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。中心城市、城市群、都市圈正成为承载产业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。

当下,城市制造业版图正发生深刻变化。深圳明确提出“工业立市、制造强市”的口号,广州也首次提及“坚持产业第一、制造业立市”。百舸争流,奋楫争先;不进则退,慢即是退。作为经济总量达到两万亿,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超大城市,成都距离制造强市的目标还有很大空间,既需要量的积累又需要质的提升。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,越发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、赢得竞争主动、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所在。

成都,准备好了吗?

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提出,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还要实现制造业总量跃升、创新能力跃升、产业集群跃升、产业生态跃升,真正打造制造强市、制造重镇。

推进制造强市建设,既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所在,也是成都作为超大城市的内在发展要求。保持制造业占比稳定在合理区间,是实现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,成都需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为双城经济圈、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托牢基底。作为超大城市的成都,面对世纪疫情冲击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同样需要以制造业提升经济韧性、拓展回旋空间,服务新发展格局。

近年,从在全国率先启动编制《成都制造2025规划》,到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》,再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“制造业强市”写入党代会报告……成都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,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,以产业“建圈强链”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,推动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供应链深度融合,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。

制造离不开创新,制造更要“智造”。成都的文明进程中,从来不缺创新创造的基因,三星堆-金沙文明,青铜制造术冠绝千年、叹为观止;蜀锦、蜀绣、漆器、银器技艺传承至今,堪为城市名片。

文明越千年,创造永不变。

当下,成都已构建起涵盖38个大类、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,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,获批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,为制造强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看前进动力,制造强市的目标已立起来,制造强市的措施已实起来,制造强市的合力已汇起来。

看基础实力,成都已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。成都产业从过去的单枪匹马,到如今的千军万马。

看城市合力,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催征信号,将让政府服务能力、企业发展动力、社会协同能力,汇流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。

而高质量制造业,也将成为美好生活的依托。

城市因梦想而伟大,梦想因匠心而精彩。目标已经确定,画卷徐徐展开。以制造强市书写蓉城高质量发展,等候落笔。

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

编辑 赵瑜
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